首页 资讯 正文

中国日报看湖南|“洞庭对话”践行文旅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约

体育正文 70 0

中国日报看湖南|“洞庭对话”践行文旅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约

中国日报看湖南|“洞庭对话”践行文旅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约

5月25日,“2025世界旅游联盟·洞庭对话”活动在湖南岳阳举行,现场发布《洞庭对话宣言(xuānyán)》。该宣言倡导可持续旅游与文化(wénhuà)保护,依托湖南生态文化实践(shíjiàn)与专家智慧(zhìhuì),呼吁加强旅游生态根基保护、激活文旅价值、推动科技与生态文化融合、促进全球(quánqiú)文旅联动,实现惠及世界的高质量文旅发展。 由(yóu)世界旅游联盟发起主办的(de)“洞庭对话”,是同期启幕的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的配套活动。来自全球(quánqiú)的专家学者围绕生态旅游与文化遗产融合发展展开探讨,推动构建兼顾环境保护、经济效益与社会福祉的可(kě)持续旅游模式。 洞庭湖跃起的江豚。李池生(lǐchíshēng) 摄 同期(tóngqī),第四届湖南旅游发展大会在岳阳开幕,国内外嘉宾齐聚洞庭湖畔,见证岳阳“办会兴城”的实践成果,领略江湖(jiānghú)名城的美好图景。 今年1月底,在瑞士格兰德举行的(de)《湿地公约》常务委员会第64次会议上,岳阳被(bèi)授予“国际湿地城市”称号,成为中国22个获此殊荣的城市之一。世界旅游联盟主席(zhǔxí)张旭说,岳阳依托湿地资源特色与优势(yōushì),创新了湿地保护与发展模式。 他提到,“数智岳阳楼”结合数字人和AI大模型技术,深度活化岳阳楼文化,构建数智历史场馆;持续打造(dǎzào)“洞庭(dòngtíng)渔火季”“岳阳楼日”“芦苇艺术季”等本地特色突出的节庆活动(huódòng)(huódòng),强化活动IP、释放活动效益。张旭表示,岳阳正逐步成为长江中游文旅融合示范城市,为此次(cǐcì)“洞庭对话”活动提供了一个(yígè)近在咫尺、紧密切题、生动鲜活的观察样本,期待其继续发挥资源优势,以文化赋能、生态增值、产业升级推动文旅、生态与(yǔ)经济深度融合。 活动现场发布了岳阳(yuèyáng)7条旅游(lǚyóu)线路(xiànlù),涵盖岳阳环洞庭湖区域及长江(chángjiāng)黄金旅游带,来自岳阳岳阳楼、武汉黄鹤楼、岳阳洞庭湖旅游度假区、江西鄱阳湖国家湿地公园、江苏太湖旅游度假区等知名楼湖代表,共同签署旅游合作备忘录。 洞庭湖湿地麋鹿。邓(dèng)红球 摄 洞庭湖飞鸟翔集。姚毅 摄(shè) 据了解,岳阳自上世纪80年代建立东(dōng)洞庭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,开启(kāiqǐ)湿地(shīdì)保护进程,目前湿地保护率达67%,栖息着300余种鸟类,包括18种国家一级保护鸟类。 湖南省委(wěi)常委、岳阳市委书记谢卫江介绍,岳阳素有“中国(zhōngguó)观鸟之(zhī)都”“龙舟之乡”之称,已连续举办13届洞庭湖国际观鸟节(niǎojié)、19届中国汨罗江国际龙舟赛。岳阳正打造湖南对外开放“桥头堡”,借旅发大会契机,通过建设世界级岳阳楼历史文化保护利用示范区(shìfànqū)、岳阳楼—洞庭湖世界级旅游度假区,全力建设国际旅游消费城市。 《中国日报》5月(yuè)27日第四版截图。 (中国日报 何纯 周慧颖(zhōuhuìyǐng)丨编译 朱友芳 刘瑶)
中国日报看湖南|“洞庭对话”践行文旅可持续发展的生态之约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