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资讯 正文

汝南: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

体育正文 258 0

汝南: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

汝南: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

河南日报社(rìbàoshè)全媒体记者 苗银 通讯员 张萌 仲夏时节,瓜果飘香。近日,走进驻马店市汝南县韩庄镇王竹园村西瓜(xīguā)种植基地,放眼望去,一排排高标准设施拱棚整齐划一,错落有致,棚内一株株郁郁葱葱的(de)(de)西瓜藤整齐铺开,翠绿的叶子间点缀着一个个圆润饱满的西瓜。瓜农们(men)正忙着将(jiāng)已成熟的西瓜采摘、搬运、装车。装车完毕后,这些西瓜将发往全国各地的市场销售点。 “这些都是美都西瓜(xīguā),个头大、口感好,深受市场欢迎。”种植户于(hùyú)庆涛一边介绍一边与村民一起将采摘的西瓜打包装(bāozhuāng)车。于庆涛是安徽省西瓜种植专业户,今年他与家人来到韩庄(hánzhuāng)镇王竹园村,流转了500多亩地种植西瓜。 “目前,我们基地的西瓜正值采摘的关键时期,每天用工人数达70多人,一天(yītiān)能销售十万斤左右。”于庆涛说,自5月中旬进入采摘期以来,基地通过零售、批发等多渠道协同发力,持续(chíxù)向(xiàng)湖南、湖北、广东、上海(shànghǎi)及本地市场供应西瓜。 “流转土地有租金,在这里工作每天能赚(zhuàn)百元左右(zuǒyòu),在家门口就能把钱挣了,既能补贴家用又能照顾家庭。”务工群众羊民富擦(cā)了擦汗,手上的动作却没停。 一车车西瓜从(cóng)田间(tiánjiān)驶向全国各地,甜了消费者的舌尖,更甜了农民的心窝。土地流转不仅为村集体带来(dàilái)了稳定的租金收入,而且通过参与种植工作,村民们还获得了额外的工资收入,实现了农业增效、农民增收的双赢局面,为当地经济发展注入(zhùrù)了新的活力。 在韩庄镇八里庄村的田间地(dì)头(dìtóu),只见(zhījiàn)土豆收获机在地里缓缓行驶,一颗颗外观饱满、色泽鲜亮的土豆破土而出,随着履带(lǚdài)翻滚在地,村民们穿梭在地垄间,熟练地分拣、装袋、搬运,沉甸甸的土豆堆成小山,即将被运往市场。 “今年我种植(zhòngzhí)了10多亩的土豆,现在土豆行情也不错,价格比往年(wǎngnián)好,再加上产量上去了,一亩地能赚不少(bùshǎo)呢。”看着一袋袋土豆,种植户贺心立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。 “现在麦收已经结束(jiéshù)了,趁着有空,过来跟着大伙儿(dàhuǒér)一起收土豆,一天能挣(zhēng)80多元呢。”正在装袋的村民笑着说。土豆产业不仅带富了农户,同时也带动了周边20多名群众在“家门口”就业,真正实现(shíxiàn)“务农、顾家、挣钱”三不误。 “来尝尝俺家的(de)水蜜桃,皮薄,水分足,全是果肉,可甜了(le)(le)。”在汝南县三门闸街道老祖庙社区果农(guǒnóng)程文良的桃园内,一株株桃树枝繁叶茂,红彤彤的桃子缀满枝头,他正忙着为顾客采摘成熟的鲜桃,脸上挂满了丰收的喜悦。 “我们家的桃子(táozi)6月份就开始上市了,主要以线下销售为主,现在基本是每天摘多少(duōshǎo)销多少,效益还不错。”看着又大又甜的桃子,程文良(liáng)喜上眉梢。 “我这个桃园有8亩,主要以黄桃、蟠桃、水蜜桃为主。”果农薛建华介绍(jièshào),每个品种(pǐnzhǒng)的成熟期均不同,从六月到九月,桃园都有不同的品种成熟上市(shàngshì),游客慕名而至,品尝鲜果,体验采摘乐趣。 薛建华种植桃子已有三十多个年头,在老祖庙社区,像薛建华一样的(de)果农(guǒnóng)还有很多。为确保水蜜桃的品质,他们精心对水蜜桃进行疏果、套袋等工作,以避免果蝇等害虫的侵害。由于主要依靠农家肥(nóngjiāféi),成熟的桃子个大(dà)甘甜,色泽诱人,价格也一直很稳定。 果园里,果农忙着采摘、包装(bāozhuāng)和运输。随着桃子的陆续成熟采摘上市,除了游客入园体验采摘,果农在路边搭建临时厂棚销售桃子,不少市民停下车就(jiù)能购买到新鲜(xīnxiān)采摘的桃子。 “我们社区种桃历史已有30多年,种植总面积达500余亩,涵盖黄桃、油桃、蟠桃、水蜜桃等十多个品种,桃产业的发展(fāzhǎn)助力(zhùlì)村民走上了‘甜蜜’致富路,也为当地农业发展注入(zhùrù)了强劲动力。”老祖庙社区党支部(dǎngzhībù)书记周艳庆说。 实现乡村(xiāngcūn)振兴(zhènxīng),产业振兴是关键。近年来,汝南县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产业,着力培育特色鲜明、带动力强的种植品种,通过特色种植产业发展,加快群众(qúnzhòng)增收致富步伐,铺就乡村振兴致富路。
汝南:特色产业带动农民增收致富

欢迎 发表评论:

评论列表

暂时没有评论
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