咸宁兴建“城市水缸”迎战汛期暴雨 蓄水量相当于195个标准泳池
咸宁兴建“城市水缸”迎战汛期暴雨 蓄水量相当于195个标准泳池
咸宁兴建“城市水缸”迎战汛期暴雨 蓄水量相当于195个标准泳池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进 通讯员 吴亮 万子辉(wànzihuī)
咸宁是湖北的三大暴雨中心之一,境内雨量充沛、水系发达,近年来极端强降雨天气频发,导致市区(shìqū)部分区域(qūyù)内涝严重。
5月22日至23日,该市遭遇了一次暴雨到大暴雨的袭击。气象数据显示,最大(zuìdà)小时雨强超80毫米(háomǐ)、局地达到150毫米以上。然而,咸宁市区的咸宁大道、金桂路却(què)一改以往“暴雨必涝”的状况,始终保持(shǐzhōngbǎochí)排水畅通、路面整齐。
原因何在?5月27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咸宁(xiánníng)一探究竟。
杨下片区3号调蓄池正在进行护坡施工。湖北日报全媒(quánméi)记者(jìzhě) 张进 摄
当日上午,咸宁市区杨下片区的排涝通道及雨水调蓄设施(shèshī)建设现场(xiànchǎng),渣土车往来(wǎnglái)穿梭,一派繁忙景象。记者(jìzhě)看到,偌大的3号调蓄池主体结构已完工,工人们正在进行护坡施工。由东向西梯级分布的2号、1号调蓄池,均已进入收尾施工阶段,正在进行闸门等设备安装。
“这些建设中的(de)调蓄池(chí),正是此次没有发生内涝(nèilào)的‘功臣’之一(zhīyī)。”咸宁(xiánníng)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局副局长胡海东介绍,全长7.5公里的杨下河发源自咸宁东郊的丘陵(qiūlíng)山区,向西穿过城区,最终(zuìzhōng)汇入咸宁母亲河——淦河,是导致市区主干道咸宁大道内涝的主要诱因。因此,针对杨下河流域防洪排涝体系存在的短板,去年底该市投资1.96亿元,实施杨下片区排涝通道及雨水调蓄设施建设工程,按照“上蓄(shàngxù)、中治、下扩”的总体思路进行综合治理,包括新建雨水调蓄池、拓宽排涝渠道、配套排涝设备等。
杨下片区2号调蓄池进入(jìnrù)收尾施工阶段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进 摄(shè)
“3个调蓄池总库容达23.2万立方米,可大幅提升区域雨水(yǔshuǐ)调蓄能力,减轻汛期(xùnqī)排水压力。”该项目技术总工程师龙海涛(hǎitāo)介绍,汛期通过上游调蓄池闸口调节,可控制下行流量(liúliàng),起到拦蓄(lánxù)调洪、错峰排涝的作用,从而有效应对超过雨水管网设计标准的降雨。在平时,调蓄池则可以作为灌溉水库,为下游数百亩田地提供灌溉水源。
浮山片区调蓄(diàoxù)池建设现场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进 摄
浮山片区是咸宁市区另一个易涝区域。去年(qùnián)7月(yuè),由于遭受强降雨袭击,积水最严重的金桂路始峰悦府路段最深积水达1.74米(mǐ)。在浮山片区排水防涝治理工程建设(jiànshè)现场,上十台挖土机、工程车正在紧张施工,百余名工人抢抓晴好天气加紧建设。
据(jù)了解,该项目总投资2.4亿元,包含生态调蓄池建设、雨水管网提标改造等6个子项工程,目前均已全面铺开(quánmiànpùkāi)。其中,新建2个生态调蓄池库容达到13.6万立方米,两池通过智能堰门联动控制,当浮山河过水流量(shuǐliúliàng)突破设定值时自动启动蓄水(xùshuǐ),形成一道“削峰(xuēfēng)填谷”的生态屏障。
“新建的调蓄池如同(rútóng)一个巨大的‘城市水缸’,总库容(kùróng)近37万立方米,相当于(xiāngdāngyú)195个标准泳池,将在6月底投入使用(tóurùshǐyòng)、发挥调蓄功能。”咸宁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邹俊杰表示,12月底两大工程全部完工后,咸宁市区防洪排涝能力将得到(dédào)全面提升,部分区域达到20年一遇城市内涝防御(fángyù)标准,汛期“看海”现象有望成为历史。
浮山(fúshān)片区调蓄池效果图。(受访者供图)
湖北日报客户端,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,不仅为用户(yònghù)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的便民信息,还(hái)推出了(le)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。
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进 通讯员 吴亮 万子辉(wànzihuī)
咸宁是湖北的三大暴雨中心之一,境内雨量充沛、水系发达,近年来极端强降雨天气频发,导致市区(shìqū)部分区域(qūyù)内涝严重。
5月22日至23日,该市遭遇了一次暴雨到大暴雨的袭击。气象数据显示,最大(zuìdà)小时雨强超80毫米(háomǐ)、局地达到150毫米以上。然而,咸宁市区的咸宁大道、金桂路却(què)一改以往“暴雨必涝”的状况,始终保持(shǐzhōngbǎochí)排水畅通、路面整齐。
原因何在?5月27日,湖北日报全媒记者前往咸宁(xiánníng)一探究竟。
杨下片区3号调蓄池正在进行护坡施工。湖北日报全媒(quánméi)记者(jìzhě) 张进 摄
当日上午,咸宁市区杨下片区的排涝通道及雨水调蓄设施(shèshī)建设现场(xiànchǎng),渣土车往来(wǎnglái)穿梭,一派繁忙景象。记者(jìzhě)看到,偌大的3号调蓄池主体结构已完工,工人们正在进行护坡施工。由东向西梯级分布的2号、1号调蓄池,均已进入收尾施工阶段,正在进行闸门等设备安装。
“这些建设中的(de)调蓄池(chí),正是此次没有发生内涝(nèilào)的‘功臣’之一(zhīyī)。”咸宁(xiánníng)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局副局长胡海东介绍,全长7.5公里的杨下河发源自咸宁东郊的丘陵(qiūlíng)山区,向西穿过城区,最终(zuìzhōng)汇入咸宁母亲河——淦河,是导致市区主干道咸宁大道内涝的主要诱因。因此,针对杨下河流域防洪排涝体系存在的短板,去年底该市投资1.96亿元,实施杨下片区排涝通道及雨水调蓄设施建设工程,按照“上蓄(shàngxù)、中治、下扩”的总体思路进行综合治理,包括新建雨水调蓄池、拓宽排涝渠道、配套排涝设备等。
杨下片区2号调蓄池进入(jìnrù)收尾施工阶段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进 摄(shè)
“3个调蓄池总库容达23.2万立方米,可大幅提升区域雨水(yǔshuǐ)调蓄能力,减轻汛期(xùnqī)排水压力。”该项目技术总工程师龙海涛(hǎitāo)介绍,汛期通过上游调蓄池闸口调节,可控制下行流量(liúliàng),起到拦蓄(lánxù)调洪、错峰排涝的作用,从而有效应对超过雨水管网设计标准的降雨。在平时,调蓄池则可以作为灌溉水库,为下游数百亩田地提供灌溉水源。
浮山片区调蓄(diàoxù)池建设现场。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张进 摄
浮山片区是咸宁市区另一个易涝区域。去年(qùnián)7月(yuè),由于遭受强降雨袭击,积水最严重的金桂路始峰悦府路段最深积水达1.74米(mǐ)。在浮山片区排水防涝治理工程建设(jiànshè)现场,上十台挖土机、工程车正在紧张施工,百余名工人抢抓晴好天气加紧建设。
据(jù)了解,该项目总投资2.4亿元,包含生态调蓄池建设、雨水管网提标改造等6个子项工程,目前均已全面铺开(quánmiànpùkāi)。其中,新建2个生态调蓄池库容达到13.6万立方米,两池通过智能堰门联动控制,当浮山河过水流量(shuǐliúliàng)突破设定值时自动启动蓄水(xùshuǐ),形成一道“削峰(xuēfēng)填谷”的生态屏障。
“新建的调蓄池如同(rútóng)一个巨大的‘城市水缸’,总库容(kùróng)近37万立方米,相当于(xiāngdāngyú)195个标准泳池,将在6月底投入使用(tóurùshǐyòng)、发挥调蓄功能。”咸宁市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局副局长邹俊杰表示,12月底两大工程全部完工后,咸宁市区防洪排涝能力将得到(dédào)全面提升,部分区域达到20年一遇城市内涝防御(fángyù)标准,汛期“看海”现象有望成为历史。
浮山(fúshān)片区调蓄池效果图。(受访者供图)
湖北日报客户端,关注湖北及天下大事,不仅为用户(yònghù)推送权威的政策解读、新鲜的热点资讯、实用的便民信息,还(hái)推出了(le)掌上读报、报料、学习、在线互动等系列特色功能。
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